你的位置:pg电子块块赢 > 新闻动态 >
资治通鉴:聊点反常识的,以做事套利有两种打法,把事做成只是基础,若是以过程找切入点,你的机会就多了!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6:13    点击次数:81

《资治通鉴》第八十八卷  晋纪十

西晋·晋愍帝建兴四年(丙子,公元316年)

【原文】

丞相睿闻长安不守,出师露次,躬擐甲胄,移檄四方,刻日北征。以漕运稽期,丙寅,斩督运令史淳于伯。刑者以刀拭柱,血逆流上,至柱末二丈馀而下,观者咸以为冤。丞相司直刘隗上言:“伯罪不至死,请免从事中郎周莚等官。”于是右将军王导等上疏引咎,请解职。睿曰:“政刑失中,皆吾暗塞所致。”一无所问。

【译文】

译文太长,略过。

【解析】

长安被攻陷,晋愍帝被俘,关中算是彻底崩了。

对于远在南方的司马睿,这算是晴天霹雳?

我觉得,对他来说反而算是天降喜讯。

之前晋愍帝让司马睿发兵向洛阳方向进攻,这家伙就不情不愿,各种理由推脱,可见他的小心思。

之后更有祖逖请求出兵北伐,司马睿虽然嘴上讲支持,但的行动却并没有给支持。

对于北边长安的小皇帝,司马睿是无所谓的,不可能拿他当回事,想让司马睿去救驾,扯淡。

要我说,按照司马睿的小心思,他巴不得晋愍帝和他的长安小朝廷被匈奴汉赵一锅端,也只有这样,司马睿上面没了皇帝,他才好择机称帝。

所以,当晋愍帝被俘、长安沦陷的消息传来,司马睿立马表态要出兵北伐。

丞相睿闻长安不守,出师露次,躬擐甲胄,移檄四方,刻日北征。

之前皇帝在,让你北伐,你一点动作都没有,现在皇帝没了,你就假惺惺北伐,当真是想北伐?

司马睿为了表明决心,还专门杀了一个运粮官。

但就算是如此,司马睿压根就没想过北伐这事。

现在皇帝没了,最重要的是立马登基称帝稳定南方,至于北伐将来可以慢慢说。

但之所以要这么做,司马睿是有他的算计的。

对于西晋朝廷来说,都城被攻破、皇帝被俘虏,作为司马家的子孙都有义务夺回失地、洗刷屈辱。

这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政治正确,而司马睿做为司马家的子孙,无论他将来是否称帝,此时此刻他都必须积极表态,因为他不表态,或者表态犹豫,那他在大义名分上就崩了。

此时的司马睿,最急切的问题并不是北伐,而是稳定司马家在南方的局面。

原本司马家的根基是中原北方,现在缩到原本就影响力真空的南方,正是司马家最虚弱的时候。

而司马睿手底下的人大体可以分两拨。

一拨是北方难逃而来的,另一拨就是江东本地士族。

前者,有极度迫切想打回老家的冲动,这些人绝对支持北伐。

司马睿表态要北伐,那么这些人绝对挺他。

而对于江东本地士族来说,自己的老家在南方,小日子舒坦,干嘛北伐,打下来的土地又不能给我,我干嘛掺和你这事?

这种心理,放在后面的南宋、南明都类似的,江南士民普遍对北伐夺取失地没有什么感觉,甚至是不太支持。

但是,站在司马睿的角度,他在人家江东士族的地盘上,钱粮兵依赖人家,也必须获得人家的支持。

所以这里北伐就是一个矛盾,司马睿底下两拨人的分歧。

一拨人要搞,一拨人不愿意,司马睿夹在中间很难受。

而当长安沦陷小皇帝被俘虏,这个矛盾进一步升级。

司马睿的政治正确(称帝)、南逃北人的北伐期望、江东士族的不掺和,你怎么平衡?

看到这三个矛盾再看上面司马睿你的做法,你会发现非常巧妙。

行动上北伐,但事搞砸了,没北伐成,责任推个运粮官承担,给南逃北人一个交待。

而司马睿自己在政治正确上充分表态,为后续称帝打下铺垫。

北伐没实际推动,也算给江东士族留了空间。

因为大家都知道,北伐一定要打,但怎么打、什么时候打、谁参加,这个可以商量。

现在北伐项目没有立马启动,就是给江东士族一个上车的机会。

所以,一个失败的北伐、搁置的北伐,是对于司马睿、南逃北人、江东士族都能接受的。

但毕竟北伐这事没搞成,你让你一个运粮官来承担,还不够。

于是刘隗弹劾从事中郎周莚,前者是北人,后者是南方士族。

站在刘隗的角度看,就是这些江东士族占着位置不干事,让北伐搞不成,只要把这些虫豸搞下去,那么北伐大计就可以畅通无阻了。

在这个敏感点上弹劾,有点开炮搅水的味道,非常不利于内部稳定。

也正是如此,南逃北人士族的核心人物王导立马上表态承担责任,一方面是和刘隗切割,表明是这家伙独走(刘隗人很刚,两边得罪人很多)。

另一方面,也是主动承担,给江东士族释放温和信号,维护团结。

所以,在这种迫切需要团结的时候,司马睿、南逃北人、江东士族都得到了想要的,自然是不可能继续去追究谁的责任。

睿曰:“政刑失中,皆吾暗塞所致。”一无所问。

至于那个被杀的淳于伯,都知道他被冤枉了,但这又如何?

当司马睿北伐这杆枪注定要杀个人来表决心的时候,要么你就把手上的事做漂亮别撞上,要么就其它有人先你一步撞上去献祭,除此之外别无他法。

【闲扯】

没有八百个心眼子,别去玩政治。

那玩意不是普通人能碰的。

别看有些人讲时政嘚吧嘚很厉害,但你让他们真去那种环境,分分钟被生吞活剥。

讲点现实的东西,做事。

对于做事,我们大多数人想的都是如何做成,都是站在结果去看。

其实,对于做事,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角度,即做事的过程。

你要记住,做事本身不过是你达成目的一个工具、途径。

做事成不成不是重点,有个事作为你能够用力的切入点,这才是关键。

你理解了这个你就会发现,一件事,你说做,最后成不成压根都没关系,只要利用过程达成目的,这事就不算亏。

我在以前的单位,曾经做过一个制度优化,讲实话,我当时就没觉得做这个事真有什么好处(当然也没坏处),但是我通过做这个事给自己履历上增添了不少亮色,这才是我要的,至于我离开后人走茶凉、人离政停,我压根不关心,因为我拿到了我要的。

说难听的,这就像十几年前有些地方搞政绩工程一样,重点不在项目本身产生多少效益,关键在于你搞了这个项目。

这么说可能会非常功利主义,我承认,但你能看我的文章,我给你说实话,如果你要听冠冕堂皇的大道理,我也能给你说,但你听了之后又能如何。

和你说这些东西,是让你要跳出做事的角度看问题。

一个事的利益体现,从来会局限在做成这一个维度上。

你能够看到的维度越多,你能选择的余地越大、能套利的地方也越多。

把是做成是一个点,可如果你关注做事的过程,这就是线。

显然后者你下手的机会就多了!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

Powered by pg电子块块赢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